货币政策传递精准有力信号
2023年,货币货币政策仍需强调精准,政策就是传递要在继续落实好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同时,对于落地效果较好的精准可进一步加力,继续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有力数量和投放规模控制在合理水平。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和财政政策、信号产业政策协同发力,货币共同提振市场信心,政策激发有效融资需求。传递
岁末年初之际,精准新一年的有力货币政策走向是各方关注的焦点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信号稳健的货币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。也就是政策说,货币政策既要有力,传递又要精准。“有力”指的是力度要足、总量要够。2023年货币政策的力度不仅不能小于2022年,有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进一步加力。“精准”指的是投向要准,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需要持续加大。
“有力”是近年来货币政策稳字当头、稳中求进基调的延续。2020年以来,“稳”是货币政策最重要、最具挑战性的目标。货币政策根据宏观形势变化靠前发力,加强跨周期设计和逆周期调节,保持了连续性、稳定性、可持续性。2020年以来,我国共实施了7次降准,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由10.4%调整为约7.8%,共释放长期流动性约5万亿元;2020年至2022年3年累计新增贷款预计超过60万亿元,2022年新增贷款或达21万亿元;2022年前11个月,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创下有统计以来的低点。从这一系列数据看,力度不可谓不大。在此期间,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增强,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明显提升。2023年,货币政策仍须保持足够的力度、充足的总量,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,更好满足实体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,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。
货币政策“精准”指的是投向要准,持续加大对普惠小微、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、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。在实体经济恢复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之时,货币金融支持如果只是“撒胡椒面”,政策效果很可能并不理想。因此,近年来,人民银行创设了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。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兼具总量调节和结构性调节双重功能,通过结构性功能能够实现精准滴灌的政策效果,同时又能对总量调控作出贡献。这一系列结构性工具落地后,有效引导了金融活水向重点行业企业、薄弱环节倾斜,精准惠及实体经济,保住了大量市场主体。
2023年,货币政策仍需强调精准,就是要在继续落实好前期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同时,对于落地效果较好的可进一步加力。同时,结构性货币工具也要根据经济发展不同时期、不同阶段的重点需要“有进有退”,继续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数量和投放规模控制在合理水平,与总量政策工具形成良好配合。
货币政策精准有力继续向市场传递出“稳”的信号。需要看到,当前,我国仍是少数保持正常货币政策的国家之一,货币政策工具箱充足,数量和价格工具仍有空间,流动性管理的手段和经验都比较丰富。接下来,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和财政政策、产业政策协同发力、综合施策,共同提振市场信心,激发有效融资需求,巩固和拓展经济回稳向上态势,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。
来源:经济日报 作者:陈果静
(责任编辑:知识)
- 想致富 該放棄的5個中產階級習慣|天下雜誌
- 终身寿险与定期寿险的两大区别,终身寿险与定期寿险都要买吗
- 蚊子会被热死吗?关于蚊子的十大疑问
- 博诗曼拓展高端定制市场 坚持走“性价比”路线
- 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四厦门湖里区道路停车位免费
- PIAGET伯爵发布全新Polo系列飞行陀飞轮月相腕表
- 橱柜企业打“服务牌”要让无形服务“有形化”
- 网易专访庞国庆:品牌焕新+人格化IP加持,惠万家突破赋能终端
- CJ 2025:《仁王3》7分钟中文实机 正式版改进计划
- 奔驰车到4S店补“心” 发动机中缸被换成“三无产品”
- 尼科莱蒂 焕新重逢 向美而行
- 郑州机场执行夏航季航班计划 将新开通郑州至常德、博鳌、阿勒泰等航点
- 汉阴:“阳光玫瑰”管护忙 “甜蜜产业”促增收
- 尼科莱蒂 焕新重逢 向美而行